资料文献
正 史 方 志 家 谱 著 作 图片资料 报刊资料
方 志
当前位置: 首 页>>资料文献>>方 志>>正文
安顺城记
2022-06-19 22:57 李立洪  贵州省屯堡研究会秘书处 审核人: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集众人之手,书一家之言

 

    安顺位处黔中腹地,扼滇黔要冲,向称“滇之喉,黔之腹,粤蜀之唇齿”。境内有两大干流——三岔河、北盘江,分属长江、珠江两大水系,安顺正处其分水岭上。安顺的地形,西、北高,东、南低西、北、南三面,多崇山峻岭,沟整峡谷,交通不便惟东面一线,地势平旷,出安顺而抵贵阳,一路无险可据,故安顺成为自滇入黔的最后一道屏障。元代遍置站赤,修通了横贯贵州全境的东西大通道——滇黔驿道,控扼要津的安顺,遂成为出入滇的边陲重镇,号称“襟带三州,控引百蛮”。迨至清代,更趋繁荣,致有“估人云集,远胜贵阳”,“商业之盛, 甲于全省”之誉。道光末曾任安顺知府的胡林翼,也称其“边塞险要,户口亦繁,为西南一大都会”
    历史上的安顺,先秦时属夜郎国,汉为牂牁郡,唐为罗甸国,宋称昔里为普定路(治所在今安顺城以南武乡马塘)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年)) 朱元璋发动征南之役,钦合安陆侯吴复择地阿达卜筑城(即今安顺城),以之置普定卫(后称军民卫)万历三十年(1602年)升安顺州为安顺军民府,自是安顺作为地方中心城市的地位再未改变。明以前,安顺主要为彝族、仡佬族、布依族、苗族等世居民族的聚居之地。汉族进入安顺及贵州各地,主要起于明初的征南之役(民间称“调北征南”)。随着云南的平定,滇黔一线,遍置卫所,广行军屯,大量江淮将士的家小随之入黔,奉命屯田边,安家落户,由此开启了安顺以及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开发浪潮,从根本上改变了安以及贵州的民族结构和人口结构,进而更在安顺一地逐渐形成了以屯军后商为主体的“屯堡人”及其独特的文化现象。濮武二十七年(1394年)始置普定(今安顺)卫学,标志着安顺被稳定纳入明代的官学体系,开始融入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原文化发展内。自是而后,安顺与中央政权及其所代表的主流文化联系日益紧密,历经数百年的冲突、博弈、染、融合后,逐渐形成了以中华大文化传统为纽,以汉彝、布依、仡佬等不同民族文化为基本构成的多元化地方文化谱系,并由此熔铸成其特有的地域文化风貌和品格,既有包容开放、趋时纳新的一面,又有保守传承、稳定不变的一面。
    安顺的历史虽可远溯至先秦乃至史前时期,但因边远闭塞,尤其汉以后,长期游离于中央政权之外几达千年之久,故历代史书有关安顺的记载极为稀见,几为空白,直到明以后才稍有改变。贵州现存的明代省志有四部,而明代的安顺方志却一本没有(所传之《普定卫志》《平坝卫志》均已亡佚),现存方志皆出于清代后期,如丰《安顺府志》、道光《安平县志》、道光《永宁州志》、光绪《镇宁州志》等。其中,除《安平县志》《安顺府志》尚可称详备外,余皆内容单薄,体例粗疏。民国时期。安顺的一批乡前有感于自常恩主修《安顺府志》后,从道光末年至民国的一段安顺历史缺乏记载,乃有发起《续修安顺府志》之举,于1937年成立志局, 聘辛亥元老黄元操为局长,任可澄任总纂。一时,乡钟俊,济济一堂。

图\整理:李立洪

一审:李立洪

二审:付善莉

三审:吕燕平

 

 

 

 

上一条:明代大事年表(一)
下一条:方志

通讯地址: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学院路25号  邮编:561000

Copyright © 2012-2015 黔ICP09002237号 版权所有:安顺学院贵州省屯堡研究中心

电话:0851-33221890        网络管理员 E-mail:astunpu@126.com